前 言
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關系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一方面,技術在科學知識實現其經濟與社會價值過程中的轉化作用、在國民經濟增長和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中的推動作用、在增進人們的溝通與理解、加速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促進作用更加顯著;另一方面,技術發(fā)展中所產生的負面問題也日益凸現。實踐證明:一個高速發(fā)展、高度繁榮的國家,不僅應有先進的科學,而且應有與科學發(fā)展相匹配、相協調的技術。因此,在普通高中設立技術學習領域,既是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中的技術教育、深入推進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決策、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基本目標,著力發(fā)展學生以信息的交流與處理、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和一定的人生規(guī)劃能力。技術課程不僅注重學生對符合時代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而且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chuàng)造,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fā)展,為學生應對未來挑戰(zhàn)、實現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課程性質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與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相銜接,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教育課程,是國家規(guī)定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國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技術是一個基礎的學習領域。
1.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的課程
技術課程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經歷,立足于“做中學”和“學中做”。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fā)展。
2.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
技術課程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是對學科體系的超越。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運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已有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還要融合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huán)保、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已有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3.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一門注重創(chuàng)造的課程
技術的本質在于創(chuàng)造,技術課程是一門以創(chuàng)造為核心的課程。它通過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通過技術的設計、制作和評價,通過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chuàng)造力提供廣闊的舞臺,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4.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是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技術是人類文化財富的一種積累形式。任何技術在凝結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體現科學性的同時,都攜帶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著一定的人文特征。技術課程不僅用技術內在的神秘感、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力量吸引學生的參與,而且用技術所蘊藏的藝術感、文化性、道德責任打動學生的心靈。
二、課程價值
技術學習領域設有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個科目。信息技術是目前發(fā)展迅捷、應用廣泛、體現時代發(fā)展特征的技術。這里,通用技術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并與專業(yè)技術相區(qū)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學生發(fā)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就具體技術而言,通用技術具有相對性。技術課程具有以下獨特的價值:
l.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通過技術學習,學生可以有意識地感受到信息時代技術發(fā)展給經濟和社會帶來的變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術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生產、了解職業(yè),了解它們與技術的聯系;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術,以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可以以親近技術的情感、積極探究的態(tài)度利用所學技術更為廣泛地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對未來社會的主動適應性。
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創(chuàng)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一項項設計任務的完成,通過一個個技術問題的探究,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欲望,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形成積極、果敢、合作、進取等品質。
3.強化學生的手腦并用,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技術課程強調心智技能與動作技能的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通過“動手做”,學生的技術設計與制作能力、技術試驗與技術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將得到增強。
4.增進學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學生交流和表達的能力
無論是信息技術,還是更為寬泛的通用技術,都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注重意念的表達與傳遞。信息技術更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課程載體,它可以提高學生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可以提高學生對大眾信息文化的理解能力。貫穿于技術活動中的設計與制作、交流與評價也充分體現了這一價值。
5.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技術課程的學習方式是豐富多樣的,有個人的獨立操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觀察學習、體驗學習、設計學習、網絡學習等等。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也是學生的學習工具?;镜男畔⒓夹g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其他科目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
通用技術部分 (摘要)
一、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范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必修的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為每一個學生拓展技術教育學習經歷、行使受教育權利提供機會和條件。要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在興趣、生活經歷、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及其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避免機械的、單一的技能訓練,強調學習中學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統(tǒng)一,注重在拓展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發(fā)展。
(二)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學生正處于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邏輯思維能力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學習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想象、懷疑和批判,要營造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應充分利用通用技術課程的內容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應通過技術設計、技術試驗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和勇氣,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良好的引導和有效的開發(fā),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三)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因素的滲透
當代社會,技術與科學、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通過具體的技術實踐使學生理解技術與科學的聯系和區(qū)別,以及兩者對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義上的重要作用,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應注意將技術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使其滋潤學生的心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yǎng)。
(四)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技術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通用技術課程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課程內容;在注重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的同時,注重它的先進性。應注意從學生現實生活中所接觸的技術內容向現代技術和高新技術延伸,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現代工農業(y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技術發(fā)展的嶄新成果和未來走向。應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機會接觸到所能理解的最新發(fā)展成果和技術信息,從而領略到技術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和文化意義,增強對當代先進技術及其文化的理解。
(五)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應是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的過程,也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更是學生親密的朋友。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和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技術學習特點,指導學生采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等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二、課程設計思路
通用技術課程設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為“技術與設計Ⅰ”、“技術與設計Ⅱ”,其余均為選修模塊。每個模塊2學分,教學時間為36課時。
必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集中反映了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是學生學習選修模塊的基礎。通用技術課程設置的2個必修模塊之間呈遞進關系,即技術與設計Ⅰ是技術與設計Ⅱ的基礎。
通用技術A1(技術與設計Ⅰ)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旨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具有較完整結構的技術素養(yǎng)。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建議在高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
通用技術A2(技術與設計Ⅱ)通用技術A1基礎上的必修模塊,其內容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設計,它們是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系統(tǒng)與設計、控制與設計。這些技術設計專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可遷移特征,實施條件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是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的良好載體。建議在高一年級學完“技術與設計I”后開設。
選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選修模塊著眼于不同學生的不同發(fā)展要求,其內容是必修模塊在不同具體技術領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更為多樣的技術實踐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技術經歷,提高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設置選修模塊7個,模塊之間為并列關系,供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之后根據興趣和條件自由選擇。
通用技術B1(電子控制技術) 以電子技術為基礎設立的選修模塊,主要內容有傳感器、數字電路、電磁繼電器、電子控制系統(tǒng)及其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設計和制作電子控制產品進行一些簡易的技術試驗,接觸一些更具挑戰(zhàn)意義、更富有趣味的技術問題。建議在高二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2(建筑及其設計) 立足于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建筑技術而設立的選修模塊,主要內容有建筑及其結構、建筑材料及其加工、建筑構造及其設計。該模塊人文內涵豐富、實用性強,設計和制作內容簡便易行。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3(簡易機器人制作) 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平臺、將機械傳動與單片機的應用有機組合的選修模塊,主要內容有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單片機與控制電路、單片機與傳動機械。該模塊提供給學生運用當代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方法進行設計、制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4(現代農業(yè)技術) 以較為先進的、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現代農業(yè)技術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農業(yè)技術試驗為主要內容的選修模塊。該模塊設置了可供選擇的6個研修專題,它們是:綠色食品、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無土栽培、營養(yǎng)與飼料、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農副產品營銷。每個專題18課時,選修2個專題即可獲得該模塊的學分。該模塊的專題選擇及內容的確定考慮了城鄉(xiāng)學校的不同情況及其實施的可行性,因此,不僅農村中學可以開設,而且城市中學也可以選擇專題開設。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5(家政與生活技術) 以家政與技術的聯系為基點、旨在提高學生未來生活質量而設立的選修模塊,主要內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財、家庭保健。該模塊緊貼學生生活,內容豐富有趣,設施要求低。建議在高一或高二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6(服裝及其設計) 旨在通過學生對服裝的認識、欣賞、設計及簡單制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強審美和造美能力的選修模塊。其主要內容有服裝與材料、服裝與文化、著裝設計、服裝設計。該模塊蘊含豐富的人文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通用技術B7(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 側重于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選修模塊,主要內容有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guī)、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yǎng)。該模塊提供給學生接觸當代的技術產品、學習和使用具體技術的機會,具有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操作性強等特點。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3.關于課程模塊修學經歷認定的建議
修完必修的2個模塊并獲得4個學分,作為高中畢業(yè)的最低要求;完成必修的4個學分,再選修2個模塊獲得4個學分,共修滿8學分作為高中畢業(yè)生報考高等院校理工科、農科類專業(yè)的最低要求。
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城市普通中學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需要和具體條件開設職業(yè)技術類地方或校本課程,學生通過選學職業(yè)技術課程獲得相應的學習證書。這些學習經歷及其相應的證書作為高中畢業(yè)生報考高職院校及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農科類專業(yè),進行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
三、課程目標
(略)
四、內容標準
必修課程——
技術與設計I
(一)技術及其性質
(二)設計過程
A 發(fā)現與明確問題
B 制定設計方案
C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D 方案優(yōu)化
E 產品的介紹
(三)設計的交流
(四)設計的評價
技術與設計II
(一) 結構與設計
(二) 流程與設計
(三) 系統(tǒng)與設計
(四) 控制與設計
選修課程——
電子控制技術
(一)傳感器
(二)數字電路
(三)電磁繼電器
(四)電子控制系統(tǒng)及其應用
建筑及其設計
(一)建筑及其結構[1]
(二)建筑材料及其加工
(三)建筑構造及其設計
簡易機器人制作
(一)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
(二)單片機與控制電路
(三)單片機與傳動機械
現代農業(yè)技術
[專題一] 綠色食品
[專題二]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
[專題三]無土栽培
[專題四]營養(yǎng)與飼料
[專題五]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
[專題六]農副產品的營銷
家政與生活技術
(一)家政概述
(二)家庭管理
(三)家庭理財
(四)家庭保健
服裝及其設計
(一)服裝與材料
(二)服裝與文化
(三)著裝設計
(四)服裝設計
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
(一)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二)汽車駕駛有關法規(guī)
(三)汽車駕駛技術
(四)汽車例行保養(yǎng)